校史沿革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

中山大学乃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手创。在国共合作背景下,为振兴中华、创学术新知、育国家才俊,中山先生于1924年亲手筹办国立广东大学。这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参与筹建的大学,是中国传播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发源地。为纪念创校之父,学校于1926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1935年,国立中山大学已发展有文、法、理、工、医、农六个学院,并成为中国第一批获准成立研究院的三所高校之一,开始招收研究生。1938年秋增设师范学院,是当时首批受教育部指令设立师范学院的五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

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山大学进行了院系调整,更有效地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成为“部省共建”高校,顺利入选“211工程”“985工程”。2000年后,中山大学率先探索珠海校区异地办学,与中山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中山大学,建设广州大学城东校园、深圳校区,形成“三校区五校园”办学格局。

自创校之时,矗立于中国南大门的中山大学即为一所现代化的综合性大学,逐步发展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稳居国内高校第一方阵,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