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经年,山高水长!2023年博物馆(校史馆)志愿讲解员毕业寄语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06-27

康乐园的日子,砂砾般在指间流走;

毕业的学子们,即将开启新的旅程。

我们的两名讲解员同学也如期毕业,即将与我们道别。在博物馆(校史馆)担任讲解员究竟是怎样一番体验?请听他们细细道来!

 

宋菲  历史学系 2020级研究生

        我是在2021年初成为校史陈列馆的一名志愿者。惭愧的是,虽然我自2016年进入历史学系就读,已经在中大度过了五个春秋,但期间都没有系统地阅读过校史,仅在课堂上获得过只言片语的了解。加入校史馆大家庭,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中大的机会。

        两年多的校史讲解经历,成为我研究生阶段不可割舍的难忘记忆。感谢每一次讲解的机会,让我变得更加敢于表达,善于倾听,也更加自信从容。同时也非常感谢校史馆的老师们在这两年中毫无保留的帮助与信任,他们用心地打造平台以支撑我们成长,同时也耐心地指出失误帮助我们改正,正是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使我们向优秀讲解员逐步迈进。

 

宋菲同学在校史陈列馆为参观团体讲解

        与新老讲解员交流学习,让我领略到他们各具魅力的讲解风采。老一批讲解员手把手帮助我度过新手期,快速融入校史馆温暖的大家庭中。新一批讲解员身上展示出的对校史知识无限求索的精神,也令我肃然起敬。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讲解使命与中大精神的不断传承。

        我为自己担任过中大校史讲解员而感到无比幸运,为拥有百年校史作为精神源泉而感到无限欢欣。最后也祝校史陈列馆、陈寅恪故居和陈心陶故居越办越好,为百年中大的新发展贡献更多的校史力量!

 

宋菲同学和博物馆(校史馆)的老师们在校史陈列馆门前合影留念

 

王泽世  哲学系 2020级研究生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0级哲学系的毕业生王泽世。在即将告别这座青葱校园之际,内心里颇多不舍,在一座座红砖绿瓦之间,曾留下过许多鲜活明亮的美好记忆。其中,在陈寅恪故居担任讲解员的这一年时间是我在学习之外最为开心的日子。

        首先,要感谢哲学系前辈师兄的推介,让我得以了解陈寅恪先生的生平和事迹,亲近他的学术与人格。其次,在故居工作期间,我接触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年龄段、各行各业的访客们,有刚刚入学的新生、有退休的老教授、还有专程来瞻仰陈先生的外地游客,在为他们讲解的同时,也让我们触碰到书本之外的时代记忆。此外,校史馆还为学生讲解员举办过多场培训活动,如形象礼仪与语言表达、实地参观交流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等,这些培训活动使我们获益匪浅。

 

王泽世同学在陈寅恪故居为参观团队讲解

        校史陈列馆、陈寅恪故居和陈心陶故居,承载着中大精神,见证了文化传承与历史的沧桑变迁,是学校对外展示的窗口,亦是连结校友情感的纽带。在这里担任讲解员的经历,是一份独特的校园记忆,将会一直引领我们不断前行。

        最后,希望有更多的学弟学妹们能够了解博物馆(校史馆)志愿讲解员这一岗位并参与进来,相信你们也会在这里收获满满!

 

此去经年,山高水长,

永怀校史,百年荣光。

博学审问,慎思不惘,

莘莘学子,不息自强。

愿所有中大毕业生,

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创造更加精彩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