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思敬,业求精!博物馆(校史馆)讲解员获得2022-2023学年2月-5月“勤勉标兵”称号
博物馆(校史馆)作为展示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凝聚着各方工作人员的心血,最终通过讲解员的精彩讲解完成使命。勤勉工作,是对每一个讲解员的基本要求,有这样一批小伙伴,抓住一切机会磨砺讲解技巧,在休息时间积极承担讲解任务,在与访客的沟通交流中不断丰富讲解内容,力求能够更生动地讲述中大不断流淌的峥嵘历史。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批“勤勉标兵”的故事吧。

林柔妍 - 哲学系20级 本科生
在中山大学校史馆担任讲解员的两年中,我既作为学习者的身份为中大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的深厚底蕴所触动,又作为校史的传播者向新生和来访交流团讲述古老的建筑和陈设背后鲜活的故事。在与不同领域的参观者的交流中,我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边界。同时在校史馆进行志愿服务也是一项丰富自我、奉献自我的工作,希望自己以后能在岗位和讲解员小伙伴们相互帮助,共同承担起宣传中大校史的责任。

宗书雅 - 外国语学院21级 本科生
校史馆是一个昨天与今天相遇的地方,也是今天可能会遇到明天的地方。在这里被讲述的,不是关于时间带走了什么,而是时间留下了什么。作为中大学子,我们理应对中大厚重的历史怀有温情与敬意。在校史馆担任讲解员以来,我始终认真对待这份工作,让更多人走近中大、了解中大、感受这所大学的精神气质。除了完成日常的值班任务以外,我也会利用课余时间不断拓展对校史的认知,并且积极参与其他接待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会继续以勤勉认真的态度对待这份工作,努力成为一名更优秀的讲解员。

邹雨彤 - 国际金融学院22级 本科生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我非常荣幸获得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2022-2023学年4月“勤勉标兵”的称号,也非常感谢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我怀着对中山大学的热爱来到了校史馆,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讲解中大的百年校史。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体会到那一个个历史故事不仅仅是时间长河中的小浪花,还蕴含着中大人的精神与情怀,而这一精神和情怀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磨砺自身能力,做好中大校史和中大精神的传播者。校史馆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我不仅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有悉心指导我们日常工作的老师们,这一段经历既珍贵又美好。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丰富校史知识,提高讲解能力,让更多的人走进中大百年历史,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中大人的精神与情怀!

张静怡 -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22级 本科生
非常荣幸能获得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2022-2023学年5月“勤勉标兵”的称号。“勤勉”二字,于我而言意味着责任,也涵蕴着对历史的虔敬,唯有勤勉,才能对得起讲解员的身份。自岗前培训以来,“服务精神”一直驱使我尽可能地抓住机会精进讲解技能。除了完成责任范围内的日常值班讲解工作,节假日的接待也成为繁忙学业外的另一种休息。对个人发展而言,多一场讲解就意味着多一些表达能力的锻炼,也多了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在担任讲解员的期间,一直十分珍惜这个平台给我深入感知校史荣光和前贤辉泽的宝贵机会,踏实工作也是为了更生动地讲好校史故事。


浸润在校史中认真工作的时光,终会成为讲解员们青春记忆里的温润一幕。尽心于责任的这份勤勉,也将助力他们成就属于自己的未来。百年弦歌,与子成说,讲解员们也会再接再厉,更好地讲述属于中大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