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共担使命!博物馆(校史馆)举行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一)
新学期,新气象,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迎来了一批新讲解员。为切实提升新讲解员的讲解水平,促进新老讲解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从9月13日开始,博物馆(校史馆)以“薪火相传,共担使命,迎接百年校庆”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传帮带经验交流活动,给讲解员们留下了宝贵的回忆。
本次活动由六位经验丰富的讲解员担任组长,组长分别从规章制度、工作内容、校史知识和讲解礼仪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新讲解员快速提升讲解能力,激发工作积极性,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起到了有效作用。
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讲解员的学习热情。回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这七天,组长和组员们都感触良多,我们也选取了部分组员的学习心得以及组长们的寄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听听吧!
组员心得
杨畅(2023级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
刚接到通知进入志愿者培训群时,看到厚厚的一册讲解词心中其实有一种畏难的感觉,害怕自己没办法把讲解工作做好。但博物馆(校史馆)专门安排了有经验的讲解员带我们,不仅领我们实地参观了校史馆,还梳理了讲解逻辑线和重点,我突然发现讲解其实可以跟讲故事一样生动、有趣。
之后我经过多次练习,讲解越来越熟练,也增加了信心。现场试讲那天得到了校史馆老师的很多建议和指导,也让我对于讲解员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更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总之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意识到选择成为讲解员不是一个简单的志愿工作,而是充满挑战同时也能充分锻炼自己的工作,期待未来的自己会做得越来越好。
陈然(2023级数学学院硕士生)
经过一周短暂的学习,让我对中大的校史以及校史馆的陈列布局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学校有了更多的自豪感与归属感。组长王润洽耐心细致的指导更是让我领悟身为讲解员的意义,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我能更深入地学习还未掌握的校史,也能为校内外的师生提供有质量的讲解服务,真正践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李欣(2023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非常高兴能参加博物馆(校史馆)的传帮带经验交流活动。在这里我认识到了美丽又优秀的组员,一同接受了刘鸿毅组长专业且耐心的指导,组长不仅为我们讲述了讲解流程、日常事务、讲解注意事项等内容,更像朋友一般支持、鼓励着我们。通过此次活动,我加深了对校史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山大学的魅力,对校史馆的工作有了基本的了解,愿在未来的日子里,与大家共同进步,做一名合格的校史传播者!
组长寄语
王润洽(2022级哲学系本科生)
“薪火相传”传承的是校史,更是传承讲好校史故事的初心。在与组员相处的这一周里,我很高兴能见证三位组员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更为他们刻苦学习校史讲解的精神所感动。在和组员沟通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也是一种教学相长。希望组员们能够追求卓越,做“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史讲解员,精益求精,勇攀高峰。

邓欢(2021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这一次“薪火相传”经验交流活动于我而言是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在给新讲解员进行培训的同时,我也再次研读校史,对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探寻一个更好的讲述方法;新讲解员也以她们的特性和讲解给予我良多启示。
祝愿每一位在校史馆值班的同学都能够感知贯穿于一代又一代中大人的“中大精神”,以蓬勃的姿态克服一个个阻碍,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好中大故事,在“校史育人”的同时遇见更好的自己。

刘鸿毅(2022级哲学系硕士生)
自9月12日接到“薪火相传”经验交流活动的任务后,便迅速有计划的联络小伙伴,建立沟通群,带小伙伴实地观摩讲解,分享自己积累的经验,使小组成员快速融入校史馆的工作。通过这次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我也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在三位新加入的伙伴身上看到当时刚入校史馆的自己,那种积极适应、努力学习的样子会反过来激励自己,即在校史馆工作不管任何时刻都要谨记“不忘初心”的觉悟。

本次“薪火相传,共担使命”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效果显著,不仅让新讲解员快速适应了馆内工作,还给新讲解员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我们期待新讲解员将自己所学应用于未来的工作中,为参观者提供一段难忘的校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