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共担使命!博物馆(校史馆)举行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二)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11-02

        为提高新招募志愿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博物馆(校史馆)于2023年9月中旬举办了第一期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目前,第一批新招募的讲解员已经顺利上岗。2023年9月底博物馆(校史馆)举办了第二期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此次活动在吸取了第一期活动的经验基础上,力求以更丰富的形式、更专业的能力和更开放的姿态讲好中大校史故事、传承校史精神。

        第二期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共持续二十余天,新招募的讲解员分成9个小组,在9名经验丰富讲解员的带领下,学习了规章制度、校史知识和讲解礼仪等多方面的内容,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博物馆(校史馆)志愿讲解员这一职位,可以更快地适应讲解工作。

        回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二十余天,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员都表示收获满满、感触良多,我们也选取了部分组长们的寄语和组员的学习心得,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心声”。

 

组员心得

张文婷(2023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

        我深感荣幸能够成为博物馆(校史馆)讲解员集体中的一份子。在正式上岗之前,博物馆(校史馆)不但邀请了金牌讲解员、知名教授等来对我们进行理论培训,还开展了“薪火相传”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组长王润洽同学针对博物馆(校史馆)规章制度、讲解要点、接待礼仪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让我明白讲解员是一个服务师生、公众的岗位,光是成为一个背诵讲解词的机器是绝对不行的;讲解员还应该把握中山大学校史的主线脉络,并充分地了解这些线索的细节和来龙去脉,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做出个性化针对性的讲解,提升讲解水平和服务质量,进而更好传播与传承中大校史。

 

赖江韩(2023级外国语学院本科生)

                在此次经验交流活动中,组长王润洽与我们进行了多次的经验交流,主要包括讲解稿的讲解内容与他本人的讲解经验;在与同组成员的学习交流分享中,我深刻认识到:一位优秀的讲解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讲解功底和优秀的服务能力。这将不断激励着我脚踏实地、全心全意地做好讲解工作,致力于将百年校史展示给大家。

 

组员赖江韩向组长学习讲解陈列内容

 

滕安琪(2023级历史学系硕士生)

        校史馆志愿者的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不同的体验。感谢博物馆(校史馆)的老师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培训,从校史馆知识、讲解员素质、团队精神等各方面为我们做了介绍,我能感受到这背后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感谢我们的组长邓欢同学,为我们收集各种相关信息,积极协调时间,在校史馆现场亲自演示讲解,即使我以后毕业离开母校,这也是我宝贵的回忆。

 

黄洪飞(2023级哲学系本科生)

        通过此次经验交流,我从如何调试校史馆里的设备,到怎么详略得当地讲解,怎么应对参观者的疑问,再到怎么迎来送往,刘鸿毅组长事无巨细地教给了我们当讲解员的方方面面。这让我们尽快熟悉了讲解员的工作,还意识到讲解员的工作不仅是讲解,还要与参观者交流;我们要准备的也不仅是讲解稿里的内容,还有讲解礼仪等。而博物馆(校史馆)组织的培训也让我更加清楚地理解了讲解员存在的意义:带领社会公众体味大学文明,让校友感受归属感与温情。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飞速的成长。接下来我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讲解能力,不辜负组长和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

 

组员黄洪飞向组长学习讲解陈列内容

 

姜继豪(2022级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博士生)

        很幸运能参加本轮博物馆(校史馆)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我们新讲解员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彼此,也逐渐进入了讲解员的角色。在袁明俊组长的指点中,我们整个小组的氛围也很轻松,组员萌新们得以很快适应并少走了很多弯路。

        某日培训后走出校史馆,漫步在雨夜中的陈寅恪先生故居外时,踏在那白色石子铺就的小径上,已能朦胧地感受到一些属于中大的特质。所谓南天一柱,在于对大师的尊敬;在于对家国的担当;在于对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贯彻。这其中又以“笃行”最为关键。孙中山先生被称为“先行者”,要义便在于一个“行”字。校史馆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保存与记录,更是为了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信念传承发扬,是为了让每一位到访参观的人都能再次感受到那颗仍在此接续跳动的——“行者之心”。

 

组长寄语

黎诗彦(2021级中文系本科生)

        很荣幸能获得机会担任新老讲解员经验交流活动的组长,并对组员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我接触到了许多朝气蓬勃的新讲解员们,他们热心积极、认真负责,一切有关校史馆讲解的知识他们都乐于汲取吸收。与他们的相处也让我领悟和学会了很多,重温了入学时对讲解的初心与热情。

        成为校史馆讲解员短短两年,我获益良多。讲解员的职责不仅讲述故事,更多的是向听众传递故事历史背后的力量和意义。中山大学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精神蓬勃的地方,校史馆更是承载着历史和精神的核心。

        我们都热爱中山大学。希望大家作为校史馆的讲解员能够不断向前辈学习,讲好中大故事、发扬中大精神,由衷为学校、为自己感到自豪。

 

组长黎诗彦检查组员讲解情况

 

李柏青(2021级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

        薪火相传,永不停步;校史精神,绵延不绝。我很高兴能在这次经验交流活动中担任小组长,向组员分享工作经验和校史讲解的心得体会。从组员所提出的问题中,我也更加加深自己对于校史的细节理解和知识扩展,提升了自己对于校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组员对校史讲解的刻苦学习中,我也再一次回望自己选择校史工作的初心。希望组员们可以钻研探索感悟校史,牢记初心奋发向前,立志明德,成才担任,为校史工作添火助力!

 

组长李柏青向组员讲解陈列内容

 

 

组长们向组员讲解陈列内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讲解员的加入为讲解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让这一团体更加朝气蓬勃;有理想、有热情、有能力是每一位博物馆(校史馆)讲解员的追求,正是一位位讲解员的热爱与坚守让中大故事的讲述,中大精神的传递更加灵动而鲜活。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中山大学百年校庆在即,希望每一位来访者都能了解百年中大发展的漫漫征程,共同仰望百年中大的璀璨星空,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山大学的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