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校增绿,为博物馆添彩,为历史留记忆——文管部领导携手博物馆(校史馆)全体员工开展主题植树活动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4-05-01

        4月25日上午,在毛毛细雨中,文献与文化遗产管理部领导和工作人员与博物馆(校史馆)全体员工一起,在学校博物馆广场绿地上开展“为学校增绿,为博物馆添彩,为历史留记忆”的主题性植树活动,种下18株具有特别意义的山茶树。世纪校庆“校史专项”专家曹天忠教授、吴重庆教授应邀参加活动。

 

image-20240523120114-2
image-20240523120151-3
image-20240523120206-4
image-20240523120219-5

 

image-20240523120247-6
image-20240523120300-7
image-20240523120321-8
 

种植现场

 

        这次种植的两种山茶树,均承载着被誉为“华夏植物区系理论”之父的我校张宏达教授及其弟子的学术贡献。

        其一为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也被誉为“茶族皇后”“植物界大熊猫”。过去它都一直被误用为Camellia chrysantha,直至1991年才由张宏达教授考证而正名。这次栽种的金花茶树苗由张宏达教授的弟子、广西师范大学长期从事金花茶的系统发育和种子繁育研究的唐绍清教授所捐赠。

 

金花茶 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其二为张氏红山茶Camellia changii,也称杜鹃红山茶,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该种由张宏达先生的弟子叶创兴教授所命名,于1985年在广东省植物学年会上首次发表。采用张宏达先生的姓氏命名,是为了彰显张先生对于植物科学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张氏红山茶 Camellia changii Ye

 

        为历史留记忆,是这次植树活动的突出特点。张宏达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一生主笔撰写主要论文160多篇,出版教材、专著27部。他不仅在理论上,对于大陆漂移与有花植物区系的发展、种子植物分类系统、地球植物区系分区等做出杰出贡献,还建立植物新属7个,发表植物新种近400种,其中山茶科就建立3个新属,命名217个新种。1981年他出版的《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收录全世界山茶属196种,包括3个新亚属、95个新种,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山茶属分类系统,此后从事山茶属分类学的研究人员大多基于这个分类系统进行研究。该论著被翻译为英文,由Timber Press于1984年出版,在国际上被誉为山茶属植物里程碑式的著作。1998年张先生还主编出版了《中国植物志 山茶科(一)山茶亚科》一书,记录319种,包括山茶属238种。正是这些丰厚的学术贡献,张先生一生获得国家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数十项。在世纪校庆到来之际,栽下盛载着张先生贡献的山茶树,既是对前辈学者的致敬,也是对后辈学人的勉励。

 

张宏达先生工作照

 

        据悉,博物馆(校史馆)将以这次植树活动为开端,继续精心遴选种植不同树种,持续开展添绿、增彩、留记忆,以致敬前辈学者的活动,力争在博物馆和校史馆周边留下浓重的中大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