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公开!德国友人捐赠了365张日寇轰炸广州的照片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见证历史的实物则是最生动的注脚。8月26日,“废墟中的广州 抗战中的中大”专题展览在中山大学校史馆正式揭幕,德国友人Oscar向中大博物馆捐赠的365张日军轰炸广州的历史照片首度公开。这些照片记录了抗日战争期间日本轰炸广州城的惨烈场景,为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增添了生动而真实的注脚。

 

 

  多年以前,一位德国人用镜头定格下1938年日军轰炸广州的惨烈瞬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德国年轻艺术家奥斯卡·莱贝克(Oscar Lebeck)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相册。相册封面贴着一张粉红便条,上面用德文写着:“日本对广州的轰炸。1938年10月22—26日。部分是某德国领馆人员所拍。Otto医生?”奥斯卡解释:“便条应为我父亲所贴,是他对内容、时间和拍摄者的推测。”翻开相册,一张张黑白照片映入眼帘,这些照片记录了广州城在抗日战争期间遭受日本轰炸的惨状:断壁残垣、火光冲天、惊慌失措的人群……每一幅画面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这组从未公开、尘封于异国地下室的照片,87年后被拍摄者同胞的后人意外发现。据信其大部分照片由时在广州的德国人士拍摄。2025年7月,奥斯卡带着这本承载父子情缘、收录365张罕见照片的相册《Canton in Trümmern》(《废墟中的广州》),应中山大学之邀,不远万里抵穗,并将其郑重捐赠给中大博物馆(校史馆),它成为中大校史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的核心展品。

 

  

  “第一次在地下室发现它们时,我无比震惊。战争场面触目惊心。”奥斯卡忆起初见照片时的感受。展柜里摊开着相册扫描件:入侵的日本军车、流离失所的本地孩童、满目疮痍的广州街道……“父亲去世后第十年,我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它们。父亲此前从未提及,母亲也不知情,我想这应是他从其他地方收藏来的。”奥斯卡的父亲罗伯特·莱贝克(Robert Lebeck, 1929-2014),是德国著名新闻摄影记者。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抗日战争期间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日本侵略者对广州城进行了多次轰炸,给广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些照片记录了当时广州城的惨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坚韧与不屈。目睹照片中的悲惨景象,震惊之余,Oscar强烈想要查明它们的来源和故事。于是他在学校食堂向中国同学陈超提及此事,陈超随即联系了昔日的室友——如今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吴嘉豪。经过近一年的跨洋沟通和协作,照片的历史背景逐渐清晰。吴嘉豪补充道:“为确证照片年代,奥斯卡还委托德国拍卖行Bassenge开具了一份鉴定证明,证明照片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

 

  

  如今,这部由德国人拍摄、保存并送回的《废墟中的广州》相册,安然存放于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内,向社会公众开放。它不仅是365张定格惨痛瞬间的底片,更诉说了战争的残酷,见证城市的重生,链接国际友人对历史真相的追寻,记录中国人民对民族记忆的守护。

 

 

 

转载自光明日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qly7YMs-_8LEGPcbs0S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