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百年校史研究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2021年1月18-19日,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在梅州召开中山大学百年校史研究工作会,会议由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主持,百年校史研究组成员专家、博物馆(校史馆)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会议确立“新教育中国化”作为指导中山大学百年校史研究的主题思想,并就校史研究工作的档案资料工作、成书体例标准、研究生培养、时间节点、工作支撑等进行了讨论。

 

博物馆(校史馆)馆长徐俊忠教授会上发言

 

      1月19-20日,博物馆(校史馆)一行9人在馆长徐俊忠教授带领下,对我校抗战时期的梅州办学旧址进行考察,并与当地有关部门交流相关旧址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考察团实地走访了中山大学在兴宁市东朱坝(兴宁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工学院办学点、五华县岐岭农学院办学点、蕉岭县路亭法学院办学点、梅江区文学院办学点等旧址和参与创办中山大学的共产党人熊锐的故居,详细了解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在梅州地区的办学历史、办学情况。考察期间,考察团还到嘉应学院参观了客家文化博物馆,与嘉应学院就两校交流合作进行座谈。同时,考察团一行还到大埔茶阳镇邹鲁故居进行调研,就如何丰富邹鲁故居的展陈内容和方式,大埔中学大门改建问题,召开工作协调会。

 

会议期间在兴宁市东朱坝工学院办学点考察

      抗战时期,中山大学迁往粤东北办学,疏散到梅州地区的梅江、梅县、兴宁、蕉岭、五华等地的师生均得到当地大力支持,有稳定的教学环境、居住场地和粮食供给,缓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